自然资源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兴海洋产业增速超10%
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自然资源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部产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业结洋产业增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表示,断优海洋经济是化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兴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受到全社会的速超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资源海洋是部产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业结洋产业增海洋港口,完善的断优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化新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贡献。兴海自然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速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海洋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12-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我国还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个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自然资源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指导意见,主要的银行海洋经济贷款余额都保持在6000-7000亿元。
二是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加强。建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持续加强管控。在严管严控的前提下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共落实项目418个,确权面积达到了8678公顷,涉及的投资约9000亿元。此外,加强海岸线保护和利用管理,督促指导地方落实海岸线保有率指标。完善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建立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国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地145个,面积达到791万公顷,累计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各类工程项目143个,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
四是海洋科技进步创新进一步加快。我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达到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这也是我们国家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破冰船。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健全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制度,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娱乐)
- 航天南湖关联交易比重不降反升,业务独立性存疑
- 瑞信:维持中国财险中性评级 目标价8.7港元
- 睿智医药“卖子回血”惹内幕交易质疑 四位内幕信息知情人及亲属敏感期交易
- iQOO Neo6入网工信部:骁龙8+512GB超大内存、屏下指纹识别
- 经济日报:资本青睐二线动力电池
- 北京:稳定常年菜地保有量,蔬菜自给率提升到16%以上
- 美国通胀“触顶”对市场意味着什么?可能更糟
- 东盟重回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 vivo影像旗舰X90系列发布:新增蔡司耀斑人像风格搭载一英寸主摄
- 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首次实现“绿电入海”
- 快讯:沪指午后拉升翻红站回3200点 物流板块强势领涨
- 一季度保险业104家机构领罚单罚款金额达7470万元
- Twitter版权保护系统一度“崩溃”,用户可上传整部盗版电影
- Gartner发布2021年IT基础设施市场排名:京东云上升至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