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34.4%
今天(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部党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碳黄润秋介绍,排放党的强度十八大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34.4%,下降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生态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鲜明底色。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部党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十年来,国碳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至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6.9个百分点,排放达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2.1倍,强度突破10亿千瓦;风、下降光、生态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
二是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持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是全球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二氧化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达到352万辆,位居全球第一。
三是持续提高碳汇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7.1%,达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发布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农业、基础设施等关键脆弱领域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大力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一上线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昨天,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五是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作出历史性贡献。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人民币,签署43份合作文件,培训超过2000名发展中国家相关人员。
(总台记者 何莉 梁佳惠 曹文钰 黄一宸)
(责任编辑:焦点)
- 零售商入局折扣店,止亏还是试水深
- 小摩:关注新世界发展高派息比率可持续性 评级“减持”
- 苹果公布2021财年供应商名单 A股哪些公司是新晋供应商?
- 营销推广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 经济日报:国内芯片市场等待更多企业
- 2022北京马拉松何时抽签?如何缴费?答疑来了
- 乌兹别克斯坦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 经济日报金观平:更加注重精准有效投资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又有基金公司变更总经理!
- 比利时铁路工会宣布提前举行罢工
- 北京大兴黄村镇涉疫风险点位公布,如有到访迅速报备
- 微软向索尼提供10年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会留在PlayStation上
- 北京昨日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