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今年“冷冬”还是“暖冬”?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韦香惠)拉尼娜事件是冷冬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拉尼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娜事预计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仍今年
对于今年是持续“冷冬”还是“暖冬”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向中新网回复,还暖目前还不能发布相关预测。冷冬国家气候中心将在10月下旬开展冬季气候大会商,拉尼会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娜事
拉尼娜事件后,仍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拉尼娜,持续是还暖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是冷冬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
今年8月,拉尼世界气象组织依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预测,娜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需要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有年代际差异。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今年秋季全国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今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湖北阳新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全国共有8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云南泸西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提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气候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完)
相关文章: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倒计时,比亚迪打响涨价第一枪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689.3万人次“小而精”出游方式受青睐
- 农业银行投放超3000亿涉农贷款 彰显品牌定位
- 招行原行长田惠宇被“双开”!长期以“市场化”运作为幌子,以“投资”“理财”为名,大搞权力与资本勾连
- 极力避免罢工行动!拜登亲自介入美国铁路劳动协议谈判
- 湖北神农架林区公积金阶段性政策:认贷不认房,延长贷款期限至退休后5年
- 三星Z Fold4推送系统更新 新增支持中国广电运营商
- 美国9月失业率3.5% 非农新增就业26.3万
- 买新电脑了?7个步骤教你避免买到翻新机 都是干货
- “以钱生钱”,大搞权力与资本勾连!招商银行原行长田惠宇被“双开”
相关推荐:
- 唯品会Q3营收同比下降13.3%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68.4%
- 审计署副审计长王陆进调任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
- 保险看养老| 中信保诚人寿崔巍:国人养老准备远未充足 完美养老解决方案需具备三大特征
- 央行调查:未来三个月17.1%居民打算购房 比例出现回升
- 事关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一行两会一局在金融街论坛上都讲了啥?
- 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0.6% 扭转连续两个月回落的走势
- 同方全球人寿“变身”倒计时?!50%股权挂牌转让,中方股东彻底退出,外资独资能否破局?
- 杭州:省外人员抵杭完成核酸“落地检”时间调整为1.5小时内
- 新城控股20亿元中期票据获反馈,拟建设项目、偿还美元债等
- 乌官方估算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萎缩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