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正式上市,6名员工敲锣!首日破发,郁亮:更在意未来长期表现
转自:e公司
赶在市场清淡时上市,物未长万物云挂牌首日破发,云正员工郁亮投资人需要抱以更长时间的式上市名首日耐心。
9月29日,敲锣期表万物云登陆港交所,更意但开盘后一度跌超8%,物未长随后跌幅逐渐收窄,云正员工郁亮截至午间休盘,式上市名首日万物云报47港元/股,敲锣期表相比49.35港元的更意发行价跌4.76%。
目前万物云总市值549亿港元,物未长在港股物业板块中排名第二,云正员工郁亮超过行业龙头碧桂园服务(6098.HK)的式上市名首日411亿港元,仅次于华润万象生活(1209.HK)的敲锣期表689亿港元。
两年前的更意物业股“高烧”已经退去,市场估值水平显著回落。从港股市场整体来看,今年表现也相对冷清。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香港二级市场的交易值同比下降了近 90%,IPO申请229单中未成功发行上市的达到183单,失效率高达80%,新股中融资超1亿美元的16单中,首日破发的就有7单。
为何选择现在的时点上市,是外界频繁问及万物云的问题。万物云也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多次对外表态,不在意市场短期估值。
在万物云上市仪式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再度表述了这一观点。郁亮表示,1993年万科发行B股,正好碰上市场最高点,七年之后B股股价才回到当初的发行价,一大批投资者被套在其中,“那七年的压力和煎熬,让我记忆深刻。因此我们并不在意上市时点的估值高低,更在意它未来的长期表现。这次万物云上市,获得很多投资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些长线价值投资人,站在新起点上的万物云,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万物云本次全球发售约1.17亿股,其中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4383.4万股,相当于全球发售股份的37.56%,以及发行后总股本的3.76%。万物云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瑞银资管、中国城通控股以及旗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润晖投资、HHLR基金及YHG投资、Athos资本等,基石投资金额约2.8亿美金。
万物云发行后总股本增加到11.67亿股,母公司持有约6.6亿股,持股比例56.6%。
此次发行净筹资额约56亿港元,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将把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蝶城战略中智慧物业建设,以回馈客户。
据万物云介绍,“蝶城”是以街道为单位,以在管项目为圆心,员工20-30分钟步行可达为半径,构建服务圈,打通社区、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的边界,实现物业服务人员共享。今年万物云在深圳、武汉、佛山、中山、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筛选了14个区域,作为首批构建蝶城的试点。
招股书更具体地介绍了募集资金的用途,其中35%为在选定街道发展聚焦浓度战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万物云街道”模式提供资金;约25%投入AIoT及BPaaS解决方案的开发;约20%收购三至五家增值服务提供商及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大多数权益,来孵化万物云生态系统;约10%吸纳及培养人才;约10%用于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目前,万物云的三大业务板块包括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万物云分别实现营收181.45亿元、237.0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5.19亿元、17.1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5%、17%。今年上半年,万物云营收为143.5 亿元,同比增长 38.2%,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占比过半,贡献收入8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上市仪式中的敲锣环节是由万物云的六名员工代表完成,以展现公司多元化、技术化与知识化的人才图谱。其中既有埋头实干28年的老员工,还有被万物梁行吸引的超高层专家,既有从社会招聘的律师合伙人,更有自己培养的应届万物生,既有高知算法博士专家,也有出纳转岗的物业管家。
- ·前10月安徽杂交稻种出口额1.6亿元同比增长12.7%,出口额全国第一
- ·美方否认参与破坏“北溪”管道还指责俄“传播虚假信息”,网友质疑
- ·电子烟新规10月起实施,从事电子烟生产经营应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
- ·税务总局: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
- ·投资者意向不及预期,王一博母公司乐华娱乐暂缓上市
- ·二线城市“有钱人”多了?LV店开一个爆一个,普通白领也为爱马仕剁手
- ·L‘OCCITANE将于10月21日派末期股息每股0.4876港元
- ·丹麦:受损北溪管道内天然气若全泄漏,相当于130万辆汽车一年碳排放量
- ·全球资本的“活水”将流向何处
- ·利安人寿召开干部大会 周俊淑履新董事长
- ·“逆向考研”搅动研究生招生格局:给考生和院校各自改变的机会
- ·外媒:全球首架全电动支线飞机完成试飞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长沙银行:追逐“万亿城商行”背后的隐忧
- ·澳大利亚8月年通胀指标放缓至6.8% Q3通胀能否缓解?
- ·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