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上市公司靠什么带业绩
来源:北京商报
影视上市公司半年报纷纷出炉,影视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3家公司的上市半年报发现,由于受到市场环境挑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影视上市公司的影视业绩同样受到冲击,多数公司归属净利润下滑乃至亏损。上市同时,公司约两成影视上市公司不仅在报告期内保持了盈利,影视还实现了归属净利润较上年同比增长。上市在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时不免令人们好奇,公司下半年,影视这些影视上市公司究竟在靠什么带业绩?上市
抓精品、盘活库存两手抓
随着财报季的公司到来,影视上市公司的影视盈亏被放在聚光灯下。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3家影视上市公司的上市半年报发现,业绩下滑仍是公司影视上市公司的普遍状态,并有18家归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其中处于亏损的公司数量则达到了11家,占比近半。但此时,包括、、在内的5家影视上市公司,则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纵观以上5家公司财报中的经营情况,稳固内容优势、把控项目抓精品是保证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而热剧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司的经营。其中,华策影视在半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实现首播电视剧4部125集,新开机3部124集,杀青6部192集,取证5部146集;此外,多个优质头部项目经过前期孵化,已进入立项、开发、准备开机状态。上半年首播作品中《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突破优酷平台电视剧热度、会员转化率历史纪录。
与此同时,盘活库存也成为相关公司稳定经营的方式。浙文影业在财报中指出,报告期内,老剧发行、谈判诉讼仍是盘活公司库存和应收等资产的重点措施。公司对库存剧集项目实行责任到人,并积极与卫视、视频平台沟通接洽,通过新剧带老剧和发行代理合作模式推进库存项目发行,库存项目情况日渐明朗。以诉讼为端口,通过谈判诉讼催收等多方式多渠道的清收工作卓有成效。
加速内容变现
内容的稳固能够增强影视公司的竞争力,但也同样需要通过加强合作、拓展发行空间将内容价值进一步展现。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实现盈利且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的5家公司中,有公司提到了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其中,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项目预售的模式提升了业绩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现金流。公司在现实题材、软科幻题材、青春谍战、仙侠、探险等题材上探索内容的系列化,强化了与各大平台的合作关系。
此外,捷成股份则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挖现有客户需求与合作,加大片库的发行力度,增强片库的变现能力;同时公司进一步强化新业务模式的探索,与合作伙伴深入进行联合运营合作,以公司的海量内容为赋能,开展联合运营,共享多元收益。此外,公司还不断尝试探索新的版权内容变现模式,抓住5G时代大屏端发展机遇,拓展家庭多屏数字发行模式,创建从内容供给、内容宣发、内容排播到内容消费结算的完整发行体系,创新数字发行,打造家庭客厅影院。新形势下,公司不断拓展多渠道变现的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认为,发行对于内容能否获得应有价值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信息纷繁的当下,加强与各方合作并实现较好的发行能够获得更多曝光度,帮助相关作品更好地获取市场甚至得到比预期更高的目标反馈。
借势新热点发力版权运营
现如今,以内容为核心发力版权运营,深层拓展内容价值已成为各方的共识。而近段时间热度居高不下的元宇宙、数字藏品等,也成为影视公司探索版权运营的领域,并有部分公司在此尝到了甜头。
华策影视便是其中之一,据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推出了《与君初相识》《似是故人归》可穿戴数字藏品,将影视IP中的服装、道具复刻至元宇宙世界中,并借由3D增强用户在虚拟空间现实感体验,实现与影视剧角色有效链接的尝试。且华策影视在半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版权运营业务维持高速发展势头。上半年,版权运营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485.82万元,同比增长51.55%,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生态业务。
除此以外,也对IP开发持续透露出想法,并称要打造慈文“品牌+”的泛文娱平台,致力于从传统影视内容提供商升级为“泛文娱产业优质运营商”。在投资分析师许杉看来,内容价值早已不再只是版权向视频平台等方面出售,而是基于内容向着多元领域跨界发展,且现阶段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及角色也展现出更强的消费欲望,愿意通过更多种形式加强与相关作品的互动与连接,这便为影视公司探索版权运营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 ·专家: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型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 ·7名华为离职员工打造一个IPO,市值47亿
- ·微小加盟商,蜜雪冰城不爱你
- ·司尔特3亿元成立新能源材料科技子公司
- ·11月21日银行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 ·国家能源局: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
- ·外交部:美方应反思滥施单边制裁的反噬效应,不要再损人害己
- ·消金公司增资失败背后:股东或未就增资金额达成一致
- ·金融街购物中心今起暂停营业
- ·易方达基金举牌海吉亚医疗,持股比例达6.04%
-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下一步稳投资怎么干?新基建、能源、交通等领域“施工图”揭晓
- ·三部委发文振作工业经济 力促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 ·vivo X Fold+上手:你想要的它都有 依旧“重”量级
- ·触摸中国制造“新脉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观察
- ·美元指数突破20年新高 与美元挂钩的ETF上扬
- ·确保市场主体各项税费政策红利应享尽享!龚正今天在上海市税务局调研
- ·尚品宅配携手京东 “逐浪”数字化家居新机遇
- ·读客文化高管分手费破亿,还有哪些上市公司老板曾“天价分手”
- ·第十六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将于27日云端开幕
- ·华安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3港元
- ·因通胀上升和日元贬值 日本麦当劳年内第二次涨价
- ·大和:上调香格里拉(亚洲)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6.7港元
- ·2022生物医药企业利润榜20强出炉,看看谁是生物医药行业“利润王”?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重磅!2.9万亿江苏银行行长到龄退休,57岁技术型副行长内部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