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新建校区,经济强省浙江正提质、扩容补齐补强短板
浙江是高校经济强省,但相对而言高等教育实力偏弱,新建校区与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经济近日,强省齐补强短浙江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浙江正提质扩副厅长陈峰表示,容补将通过提质(增加高水平大学的高校数量和供给),以及扩容(鼓励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大资源),新建校区补齐补强浙江高等教育的经济短板。
据介绍,强省齐补强短浙江通过实施省重点高校、浙江正提质扩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容补以及重中之重学科、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新建校区全省3所高校的经济2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4.8%,较2012年增长15.3个百分点。10年来,本专科在校生增长了30%,研究生增长了140%。
澎湃新闻发现,长三角地区是“双一流”高校较为密集的区域,共有36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序列,但各省的分布不均衡。其中,江苏有16所,上海市有14所,浙江省和安徽省各三所。其中,浙江的3所双一流高校分别为浙江大学(一流大学)、宁波大学(一流学科)和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学科)。
陈峰介绍,浙江高校补齐补强短板的举措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提质,即增加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和供给。办好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以及省重点建设高校等龙头学校。多机制引进或新建一些高水平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在浙江建一所中法工程师学院(暂名);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小而精、小而尖的学校,如甬江理工大学(暂名)。二是扩容,即增加本科以上的教育资源。鼓励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大资源,还将新建一批职教类本科院校,同时,通过学科建设,增加研究生的学位点。
今年以来,浙江多所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容。如宁波大学在今年5月获批建设宁波大学医学部(方桥校区)后,近期该校科学技术学院又与慈溪周巷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宁大科院周巷校区,计划于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去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刚刚启用第四个校区“良渚校区”后,本月14日又与杭州市萧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该校第五个校区——“国学院(湘湖校区)”。今年8月,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正式启用,9月初首批新生已经到来。今年9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用,迎来首批近5000名新生。
相关文章:
- 2022金融街论坛:百度智能云深入田间地头 AI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 业内人士: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放宽政策到期后 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
- 官宣!吉利控股收购阿斯顿·马丁·拉贡达7.6%股份
- 发改委下达7000万元投资支持四川泸定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 喜相逢年均营收10亿净利仅2000万毛利率波动 负债率70%涉司法案件超2000起畸高
- 国务院安委会综合督导检查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督导检查
- 两部门:对居民出售自有住房并1年内购房的 售房已缴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 京津冀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范围进一步扩大
- 黎巴嫩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58.46%
- 九毛九澄清市场传闻:买办公楼并非进军房地产 只为自用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