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信贷投放持续加码
转自:中国证券报
近日,激发加码国有大型银行接连发布公告,微观释放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的主体信号。业内人士表示,活力用金融灌溉实体经济,信贷国有大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投放“头雁”作用凸显,后续仍是持续信贷投放主力。在总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情况下,激发加码信贷投放将继续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微观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主体
“头雁”作用凸显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活力今年前9个月,信贷国有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逾9.5万亿元。投放从投向来看,持续国有大行对制造业、激发加码基建、绿色、普惠等领域的投放力度显著提升。银保监会近期披露,大型银行已阶段性完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的任务。
业内人士预期,后续大型银行将继续发挥“头雁”作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预计四季度大型银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起到支撑作用。”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说。
今年以来,整个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都在加大。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新增信贷料平稳增长
为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稳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改善具备持续性。”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对应的基建配套贷款将进一步落地;另一方面,房地产领域信贷投放有望边际回暖。
基建、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需求料对四季度新增信贷形成支撑。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后续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需求有望对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分析师雒雅梅表示,综合考虑到近期首套房利率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等因素,四季度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9月人民银行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也将对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提供支撑。兴业研究分析师张励涵表示,此次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面向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等10个领域,意在为宽信用“扩面”。从人民银行释放的政策信息看,此次再贷款规模或超出市场预期。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在信贷总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信贷投放将继续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扩内需。
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提出,银行业要继续加大对普惠、绿色、科创、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专项信贷政策工具,加大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
“应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资金流向的牵引作用,综合运用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的确定性较强。
当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正加速落地。截至目前,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分别投放3600亿元、2459亿元、684亿元。王一峰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后,杠杆效应将充分显现,银行机构将深度参与。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 欧盟宣布中止与俄罗斯的签证便利化协议 俄称将采取反制措施
- 银保监首席风险官:鼓励消费金融机构引入外资
- 【新浪教育】苏州山峰双语学校钱春梅:开设多彩拓展课程 放飞缤纷青春个性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将受英国反垄断机构深度调查
- 潘功胜: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
- 小米第三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71亿元 广告收入为47亿元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为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 京东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到20%
- 商务部:抓紧出台新一批稳外资政策措施
- 11月24日听博时基金郭晓林、广发基金罗国庆等大咖说:新旧能源发展战略 规划“高质量”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