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加钱才开空调,合理吗?
原标题:网约车加钱才开空调,合理吗合理吗?网约
来源:光明日报 文 | 吴亚琦
近期,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车加“空调之争”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开空
据报道,合理吗北京一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网约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车加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开空要求,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合理吗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名乘客;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网约照片,一些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车加要求“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开空还附上了单独的合理吗收款二维码。
针对乘客提出开空调的网约诉求,司机拒载、车加临时加钱的做法当然不可取,但“空调之争”同样也反映了网约车司机的尴尬现状。伴随天气炎热、油价上涨,网约车司机运营成本提高,利润减少。据报道,有司机表示,与不开空调相比,一辆燃油车开空调“一个月下来多花近2000元”;而电动网约车开空调会严重影响其续航时间,“充电的次数从原来的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两次”,影响接单效率从而造成收入损失。
其实,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空调之争”并非新话题,不过今年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叠加油价不断上涨,这一矛盾似乎更为突出。表面上看,开不开空调不过是要不要打开空调开关、风力该开多大的事,但实际上,却是烈日高温下、狭小的车内空间里,司机对经济成本的考量与乘客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冲突,是司乘双方经济利益与个人权益的权衡与分配。
对比乘坐公共交通,网约车显然被给予了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期望。乘客作为消费者,原则上,“想开空调”的要求不应当被漠视。但这种原则上的权利,仍需放到现实的框架下审视。当提供服务的成本过高,那这种“漠视”可能无法避免。在司乘的“空调之争”里,高温下开空调产生的油费就是成本,如果忽视这个成本,强制司机开空调,对司机群体也难言公平。
而且,在并非完全买家市场的网约车市场中,强制司机开空调可能会影响他们接单的积极性。试想,司机“接单猛于虎,到手两块五”,当既得利益无法覆盖出车的各项成本,势必影响他们的出车频率和积极程度,最终可能造成乘客的“打车难”,不便还是由乘客买单。
2021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4.53亿,市场规模已达3581亿元。网约车借助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带来了网约车市场的繁荣。公众选择网约车的理由,抑或说对其基本的诉求无非是——送达便捷安全、服务舒心到位、收费透明合理。
从市场规律看,所谓的“空调之争”,无论是强制司机承担多余成本,还是限制乘客“空调自由”,都是不现实的。与其争论不休,倒不如明码标价,将成本标准予以明示,给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平台可以像按照车型不同、定价不同一样,将空调要求、费用清晰列出,乘客按需选择等等。
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管理和实践中,势必会面临各种问题,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回应关切,维持市场健康长远发展,仍需要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规范。
相关文章:
-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
- SK Signet将在得州建快速充电桩工厂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行业报告预计今年咖饮市场规模达797亿元
- 曼联涨超13% 此前官宣C罗离队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北京银行霍学文:金融机构做好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好新市民的钱袋子
- 姚振华、马兴田都是股东,爱心人寿还要增资!累计亏损14亿,偿付能力承压
- 智评理财惊喜榜||实际兑付收益率最高达4.62%,10月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 一则小作文引爆?“中字头”股票集体暴涨,千亿大蓝筹双双涨停!更有飙升40%
- 《宝可梦》加入开放世界俱乐部,全球粉丝边骂边玩?
- 银登中心管圣义:11家理财公司已接入理财行业平台,18家银行正在联调测试
- 机构:到2022年底用于智能手机的LTPO-AMOLED将同比增长94%
- 经济日报:国产手机创新谋高端
- 11月房贷利率继续下跌,103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为4.09%
- 51个品种集采来袭!6亿市场大洗牌,石药、罗欣……成功突围,生物药国采步步逼近?
- 英国一公共服务工会表示,将在新任首相上任首日罢工
- 裁员后又重启招聘,马斯克要做推特2.0?
- 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 新能源行业上半年过得如何?电池厂回暖、整车厂毛利率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