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公布修复完成的“仰卧俑”
中新网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 阿琳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1日对外首次公布刚刚修复完成、仰卧俑出土于秦陵百戏俑坑的秦始“28号俑”。
图为“28号俑”。皇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据介绍,陵博修复完成的物院完成“28号俑”,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于,首次不同于坑中其他较为常见的公布站姿或坐姿的陶俑,“28号俑”呈现出仰卧的修复姿态,可以暂时将其称为“仰卧俑”。仰卧俑
K9901陪葬坑于1999年试掘,秦始2011年至2013年对该坑进行了整体重新发掘,皇帝共出土彩绘陶俑近三十件,陵博目前共修复二十五件。物院完成由于其出土的首次陶俑与兵马俑有着较大的差别,学术界推测这些陶俑是公布为秦代宫廷提供百戏表演的百戏俑,并将该陪葬坑暂定名为“百戏俑坑”。与秦兵马俑坑象征着军阵的内涵所不同的是,百戏俑坑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杂技的机构。
“28号俑”出土于秦始皇陵K9901百戏俑陪葬坑中部,发掘时残破非常严重,由72块残片、12片残渣组成,其头部及双手缺失。28号俑的保护修复共历时九个多月时间,修复完成后俑身通长154厘米,重101.4公斤。
图为“28号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据介绍,由于“28号俑”腹部和背部内壁的裂隙较大,为了保证陶俑修复及展示的安全性,修复人员在内壁用纱布加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加固处理。考虑到后期的可操作性,“28号俑”目前上半身与下半身暂未粘接。
同时,经过反复设计和调整,修复人员为其特别定制了展示支架,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了“28号俑”的独特姿态。
另外,修复人员在“28号俑”的保护修复中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制作印记,包括有:腹部表面彩绘之上有一处三连指手指纹的痕迹;双臂发现有明显的夹纻痕迹;以及在膝盖处有二次覆泥痕迹。这些都为后期研究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线索。(完)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中加基金债市周报:机构行为主导债市,关注存单市场变化
- 数字人民币无障碍设计报告:打造无障碍数字人民币APP,丰富钱包矩阵和支付硬件形态
- 怎么投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网宿科技刘开锋解析三个阶段
- 宝武集团宝地创新中心总裁胡翊演讲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小涓:数字贸易表现突出,强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 一群人河边“放生”矿泉水,路人提醒反被怼“影响功德”…网友:人类迷惑行为?
- 重庆出台城乡规划建设文件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 小镇电影票越来越贵!横店影视盯住下沉市场,老板曾计划300亿重建圆明园
- 华为宣布加入国际电联P2C数字联盟
- 贵州银保监局局长李华涛:十年来全省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7.4%,保险保障金额增长17.6倍